商业化的语言编辑服务可以帮助非英语母语的科学家尽可能清楚地撰写他们的工作。此类服务可以同时为作者和同行评审人简化学术出版的过程,但许多同行评审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这种意识的缺乏导致许多蕴含优秀内容的文章被不必要地拒绝,以及同行评审人试图在评审中提供语言编辑的情况。这种低效率的后果最可能给处于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带来严重影响,他们要么文章发表被延误,要么在同行评审上花费过多宝贵的研究时间。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供了一个审稿人可以遵循的 “路线图”,建议作者在必要时使用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使用这个路线图可以减少审稿人花在同行评议上的时间,并帮助作者找到他们需要的语言编辑服务,从而在文章中进行更加清晰的表述。
现代科学的代表语言:英语
尽管现代科学处于汇集了世界各地研究人员的合作环境,但大多数科学研究都是用英语发表的。英语在学术出版中的主导地位是最近才形成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科学文献大多由德语、法语和英语混合而成[1]。尽管中国现在每年发表的科学文章比美国还多,但英语仍然在科学语言上占据主导地位[2]。
同行评审人遇到的语言相关的挑战
由于研究人员的英语专业水平各不相同,为期刊审稿的学者有时会遇到一些特殊挑战。提交给期刊的稿件有时会因语言的缺陷干扰读者对于其内容的理解。
同行评审人在收到语言上有缺陷的稿件时,会面临几种糟糕的选择。
1. 直接拒绝直到文章被英语母语人士润色过。
2. 试图只根据论文的内容来提供审稿意见,即使这些内容可能并没有描述清楚。
3. 编辑部分或全部论文,同时也对论文内容提供反馈。
根据我们的经验,学者们经常选择第3种方案。许多同行评审人都兢兢业业,他们对科学的合作性和国际性充满热情和信心。对这些希望帮助同行实现其出版目标的审稿人来说,选项1和2显得并不合适。
因此,同行评审人将大量宝贵的研究时间用于提供“免费的”语言润色上,但这种做法会带来显著的负面效应。我们估计同行评审每年已经消耗了科学家约1500万小时的额外时间[3],而当同行评审人试图在评审中进行语言编辑时,因此损失的时间必然还会增加。
处于生涯早期的科学家可能特别倾向于编辑他们收到的同行评审稿件,甚至有时会花几天时间来编辑个别稿件。然而为了保持在科学界的地位并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们也高度依赖自己的文章发表记录。因此选择花额外的时间来编辑收到的同行评审的稿件,可以说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研究人员的损失。
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能带来的潜在解决方案
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确实存在,而它们为上述一些问题带来了潜在的解决方案。有信誉的服务商只雇用英语母语人士,并且他们通常拥有英语国家的高等学位。这些编辑利用他们对英语语言和相关学科的高度理解,将稿件质量提高到可接受的水平。然后,可以只基于科学内容的好坏来评价这些经过编辑的稿件,这才是同行评审的目的。
然而即使信誉良好的语言编辑服务也不能保证那些经过他们编辑的稿件会最终会发表。这种不切实际的保证无疑是某些虚假的商业语言编辑服务的特点,它们是对研究人员的利用和剥削。这个问题与科学出版中掠夺性开放期刊的问题有相似之处[4] 。
同行评审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指南
如果你收到一份需要语言编辑的同行评审稿件,你能做些什么呢?下面的步骤为这些具有挑战性的稿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1. 如果你觉得稿件的内容很有价值,请说出来。
可以指出如果在论文发表前对语言的使用进行润色,这篇文章势必会带来更大影响。
2. 建议作者将稿件交由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机构进行编辑。
期刊可能会推荐一些润色机构,请在期刊或出版商的网站上查询这一信息。如果没有,你可以建议作者使用 “学术论文润色” 等关键词搜索声誉好的语言润色服务商。另外,可以建议作者在考虑使用的任何服务之前确保其提供高质量的编辑。作者也可以从同事或网上评论了解不同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
3. 如果情况允许,说明你愿意在稿件经过适当编辑后对其重新评审。
4. 建议作者在下一篇稿件提交前使用语言编辑服务。
这一步骤可能会缩短作者提交下一版稿件和成功将其发表之间的过程。
总结
科学本身的国际性和英语在科学文献中的主导地位有时会为同行评审人及作者带来一些问题[5]。然而,商业化语言编辑服务可以帮助他们应对其中的一些挑战。建设性地使用这些服务可以改善学术文献的清晰度,同时提高学术出版的效率。
感谢Luciana Leopold、Ben Mudrak和Theresa Somerville对本文的贡献。同时也感谢学术界的同行,感谢他们为这篇文章提供的经验。
这篇文章是AJE关于同行评审系列文章中的一篇。想阅读此主题下的文章,请点击此处。
参考文献:
[1] Porzucki, Nina, 6 Oct 2014. How did English become the language of science? Public Radio International. https://www.pri.org/stories/2014-10-06/how-did-english-become-language-science
[2] 23 January 2018. Policy and ethics: China declared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scientific articles. Scientific American. 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china-declared-world-rsquo-s-largest-producer-of-scientific-articles/
[3] Peer review: how we found 15 million hours of lost time. Author Resource Center, AJE. https://www.aje.com/en/arc/peer-review-process-15-million-hours-lost-time/
[4] Beall, Jeffrey, 13 Sept 2012. Predatory publishers are corrupting open access. Nature, v. 489, p. 179. https://www.nature.com/news/predatory-publishers-are-corrupting-open-access-1.11385
[5] How language affects research [plus a survey]. Author Resource Center, AJE. https://www.aje.com/en/arc/how-language-affects-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