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过去五十年间发表的3200多万篇论文摘要进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学术论文中的拼写错误正显著增加。这一趋势不仅仅反映了粗心的问题,而是揭示了学术文化中“数量优先于质量”的现象。为追求发表的数量,一些研究人员在编辑和校对过程中投入不足,以至于出现了包括核心术语在内的明显拼写错误,如“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误写为“随意推断”(casual inference)和“公共卫生”(public health)误拼为“阴部健康”(pubic health)等。
如今,许多学者面临着巨大的发表压力,必须不断提高产出,以满足晋升和资助的要求。这种过度关注数量而非质量的文化,使得研究人员更倾向于快速提交稿件,而非仔细校对和修改。著名诺贝尔奖得主彼得·希格斯曾在2013年公开表示:“对于今天的学术体系来说,我的生产力不够高。”这句话反映了当今学术界一个深刻的现实——许多学者为了保持竞争力,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研究和写作,忽略了学术成果的深度和精确性。
在这种环境下,学者们更容易为追求高产而偷工减料,省略了必要的验证过程,如敏感性分析或向同事请教意见等环节。更严重的是,这种加速的学术生产模式不仅导致了拼写错误的增多,还促使学术界产出了大量低质量的论文。这些错误的积累不仅影响了学术作品的可信度,也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信息过载,使得研究者和公众很难准确获取最新、最可靠的科研成果。
拼写错误呈增长趋势
拼写错误被选为衡量学术写作质量的一个简单指标。相比抄袭或内容失实等更严重的问题,拼写错误较易识别,也能揭示研究者在写作中是否存在草率行为。
该研究团队在医学研究领域的主要数据库PubMed中,检索了1970年至2023年间的3200多万篇论文摘要,重点关注标题和摘要中的拼写错误。基于研究者作为统计学家的经验,他们列出了一些常见错误,并在数据中进行搜索和统计。
结果显示,15种常见拼写错误中有11种在这一期间显著增加。总拼写错误率从1970年的每万篇摘要0.1个错误,升至2023年的8.7个。
上图展示了这些错误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反映了拼写错误在学术作品中愈发普遍的现象。
虽然整体错误率仍然较低,但考虑到该分析仅针对少数拼写错误,这一趋势可能适用于其他错误类型。
人工智能可扭转这一趋势?
总的来说,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拼写错误的增加,部分原因可能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研究人员数量上升。而非英语母语的学者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工具来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减少拼写错误。这一趋势是否能有效逆转当前的错误增多现象,只能说值得去持续关注。
然而,人工智能工具也有可能使写作速度更快而非质量更高,甚至可能加剧其他写作问题,如模糊不清或冗长的文本。
我们不妨借此在深入探讨下拼写错误增加的原因。
拼写错误增长背后的深层原因
- 发表压力的驱动:这一原因,正是我们开头讲到的,为了满足学术界的发表标准,研究人员普遍更注重数量,忽视了质量,导致校对和编辑环节的时间不足。许多学者甚至会在不同的期刊快速重复发表相似的研究成果,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校对的优先级。
- 自动化工具的局限性:随着拼写检查工具的普及,研究人员对传统的人工校对逐渐依赖不足。然而,这些自动化工具对学科术语的检测能力有限,无法分辨特定学科内涵的词语拼写错误,因而无法完全取代人工校对的作用。
- 审稿流程的简化:由于期刊追求快速出版的需求增加,审稿流程被逐渐简化,尤其是在期刊人手不足的情况下,往往会减少对拼写和格式的关注,导致拼写错误未被及时发现。
- 缺乏对写作素养的重视:不少学术机构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写作素养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新一代研究人员在拼写和语言规范上不够严谨,这无形中助长了拼写错误的频发。
不要更多的研究,只要更好的研究
在阅读这篇研究报告时,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不要更多的研究,只要更好的研究(Less research, better research)。拼写错误虽然不是决定论文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它反映我们当下急功近利的学术文化,我们需要为科学知识的传播打下更为稳固的基础,以确保未来的研究成果不仅数量充足,更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高质量和可信度。
参考资料:
https://blogs.lse.ac.uk/impactofsocialsciences/2024/10/28/casual-inference-and-pubic-health-what-a-rise-in-common-spelling-errors-says-about-the-state-of-research-culture/